壹:背景
台灣四處環海,地理環境缺乏天然資源且腹地十分狹小因此嚴重依賴進口物資,從石油到民生物資無不需從外部引入,據統計我國電力系統有近八成都仰賴進口,其中大多數進口資源都選擇量多價廉的海運路線。而我國產出的產品從過去的農產品到加工出口時期的初步民生用品,到如今的精密儀器、晶片也須透過航運出口到世界各國。航運可說是我國的生命線,支持我國與外部交流與存活。
基於航運對我國生存之重,海洋安全與穩定一直是我國關注重點。在過去先海空後陸軍的建軍方向可見我國國防對於海洋安全的重視性。而海軍自然在海上安全裡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海軍的實力基礎也取決於船艦的數量與質量。我國海軍艦艇裝備大多來自美軍換代之二手船艦,或是由法國提供之拉法葉艦。在技術上受到美國政策影響,部分船艦技術無法取得,對我國維持海上安全能力有很大挑戰,尤以神盾艦,潛艇最為迫切需要。
而近年來中共對我國主權侵擾頻頻,時刻挑戰我國主權。因此海上衝突風險增高。為避免在危機爆發時我國海上能力不足,我國政府啟動國艦國造計畫,以滿足我國海上防衛能力需求。其中以執行包含彈藥補給艦,獵雷艦,大型海巡艦艇等計畫。目前國造潛艇計畫正在進行中,因為考量到潛艇特性以及我國對潛艇專業裝備的取得管道,此計畫難度相當不容易。
總和上述觀點,我國在以下兩點需有研究與更深度的討論。一、我國的海上戰略為何?海權的控制與否攸關我國的存亡問題,而有適合我國的海上戰略?二、我國國艦國造的發展趨勢與展望為何? 如何應對我國特殊的地理環境,有無他國的經驗可供我國參考與討論。
貳、活動目的
由於中國對台武力威嚇的前因下,我國必須時思考如何在中國的武力威迫與衝突下存活關鍵。對外聯繫的海上航運與安全尤其重要。近年來中共多次軍演展示,顯示出其對台海路封鎖的能力,更揚言要將台灣海峽內海化。更在過去通過海警法,授放寬海警使用武力之權限。顯現中共正在積極準備海上衝突與封鎖的能力。對於我國的海上安全更具威脅。
而為應對中共威脅,我國也必須採對策。制定對應策略與戰略更是必不可少的關鍵。台灣海上戰略的環境與展望對於我國釐清現況放眼未來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對於台灣地理環境的分析,亞太局勢評估,中共海上衝突影響都需要再次審視與討論。
為對應中共威脅與我國艦艇需求而推動的國艦國造計畫,也應根據上述討論內容而有新的論述空間。根據戰略推演邏輯,需要有明確的戰略目標進而往下推動戰略方法與手段。而國艦國造正是我國海上安全戰略下的戰略方法。因當一層一層的釐清目標、方法、手段。在推動具體政策才能避免目標與實際產生結果不符合之狀況。
由此上述原因,本論壇邀請國內對於海洋戰略與國艦國造相關研究之專家學者,就此議題提出意見交換與論述。期待透過本論壇激發學術界與國內對於台灣海洋安全與國艦國造政策的重視。也期待本論壇能對政府機關單位的政策制定與執行有借鏡之價值。
活動網址 https://enroll.tku.edu.tw/course.aspx?cid=20230527